唐卡风格的定位:由近三十年拍卖市场唐卡建构西藏绘画发展脉络(三)

本期文章接续上期(点击浏览),主要介绍15世纪以后的各个流派。 


B.后期

第三部分:15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西藏全域 


我更倾向于使用画派(school)这个词汇取代风格(style)来对15世纪以后的部分种类的唐卡艺术表现为定义,如钦则画派,勉塘画派与噶玛噶智画派。这与此时期创作者作为主观要素在绘画表现演变过程中的变数的重要性有关,在这些表现形式中,供养人与艺术家的偏好已逐渐凌驾于文化地域脉络的影响。而我仍然使用“风格”来做定义的种类则多与该类艺术品的归类、更多的是因其脉络对于此一部分种类的艺术表现产生更多的影响。特别是指在17世纪后新勉塘风格作为藏地艺术的主流表现形式后,唐卡的视觉表现逐渐定型,而在不同地的衍生。自15世纪前期江孜—尼藏风格的兴起作为西藏本土美学的滥觞,西藏本地的艺术家们开始思索如何跳脱旧有原以南亚美学为主的框架进行创作,艺术家们汲取各种来源的元素;而此时更多与中国内地艺术的接触同样给予了藏地艺术家更多的灵感来源。后期唐卡艺术的三大主要绘画流派,即勉塘、钦则、与噶玛噶智画派,此三大流派皆可追溯自某些个人,并因其个人所倡导并因特定历史事件而促使此一画派的兴起,更有如曲英多杰这样具有强烈人文主义色彩的艺术家出现。


艺术市场上出现的大多数唐卡都属于后期作品。不能否认的是,西藏绘画艺术的发展越到晚期,由于严格的度量标准或各种艺术表现手法的融合使用,使得各种风格或是画派表现之间的界线趋向模糊。在很多的作品当中,我们甚至很难对其做出确切的定位,或者是就某一风格指出非常确切的定义。各种渊源的艺术元素,特别是在一些深受个人创作理念的流派中,即使可能在不同时期的作品显现出不同的样貌,基本上我们仍然会将之视为一种风格。对于本时期绘画风格的分类定义,学术界仍然在进行尝试。以下风格或画派分类或许亦未能将所有后期流派纳入。


 钦则画派: 以钦则钦莫为首,流行于15世纪晚期至17世纪初的一种西藏本土绘画流派,主要流行于后藏与山南地区。或许对于15世纪之后在西藏的风格流派,以画派为其称呼更能合乎其脉络,因这些流派皆传承其始祖所建立起的美学传统。 钦则画派最经典的例子为据信出自钦钦莫之手的贡嘎曲德寺壁画。贡嘎曲德寺所代表的钦则画派为15世纪江孜画派所开启的本土变革后第一个具体成形的西藏本土艺术流派,自此西藏艺术跳脱了过往以印度、尼泊尔艺术概念为主的框架,而朝向本土与汉地化发展。虽则钦则画派流行的时间不长,然而其中所包含的技法与表现方式对于其后至近代的绘画风格有着深远的影响。钦则画派承袭了部分晚期尼藏风格特色,并融合了汉地技法与艺术元素,并以善用对比色与过度色彩,并以描绘忿怒相本尊闻名。 


钦则风格唐卡数量稀少而在市场上并不多见,下幅唐卡表现出一定的钦则画派特色。


640.webp-85

诺尔派上师唐卡

17世纪早期  西藏  158.7x118.1cm

纽约苏富比2000年春拍

未成交


640.webp-86

大威德金刚 

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早期  西藏  152.4x121.9cm

纽约苏富比1999年秋拍



 勉塘画派:  与钦则画派同属15世纪下半叶后藏中地区发展出的西藏本土艺术流派。旧勉塘画派以15世纪著名的艺术宗师门拉顿珠为首,为影响后期西藏艺术史发展最重要的艺术流派。勉塘画派最重要的元素来自于汉地特别是青绿山水在背景中的运用,强调严格的对称与空间分布的布局。其分支与衍生风格庞大而复杂,粗略的分类可以藏区的各区域做分类(如旧勉塘前藏画派或旧勉塘后藏风格。)


640.webp-87

狮面空型母唐卡

17世纪  西藏  259.1x213.4cm

纽约苏富比1999春拍 


640.webp-88

药师佛

15世纪下半叶至16世纪上半叶  西藏  126.6x100.6cm

苏富比2005秋拍

未成交


 新勉塘画派: 成型于17世纪,一般以五世达赖御用画师曲英嘉措作为其创始与代表人物。其承袭了旧勉塘风格,并融入了如噶玛噶智画派中更多的汉地元素。新勉塘风格形式的唐卡主要流行在西藏日喀则地区,而在五世达赖确立格鲁派成为西藏政教核心后,曲英嘉措将新勉塘画派作为格鲁派政权的御用绘画风格,亦为近现代西藏绘画艺术的主流表现形式,具有大量此风格的作品流传。与旧勉塘的区隔在于细腻的表现出更多汉地山水画元素(衣物表现,祥云表现,建筑物细节),更多的渲染技法运用,人物的表情与背景刻画笔触表现更加细腻写实而富有情感;在背景中则运用景物来做空间区隔,每个场景则有许多小人物来构成场景。


勉塘与新勉塘风格在各个不同的地域脉络下得到了广泛运用,从而具有大量的衍生形式。这些衍生形式的成型有因个别画师的创新,或是因其文化脉络产生的特殊偏好表现。但由于表现手法与元素的自由运用,在很多情况下将其分别并非易事。如何更精确地对勉塘画派底下的众分支进行准确定义仍有待学术界的研究。比较具有显著特点而可分辨的如藏东康区风格,蒙古风格唐卡,不丹风格唐卡与北京宫廷风格唐卡等。


640.webp-89

米拉日巴

18世纪  西藏  81.3x54.9cm

纽约佳士得2012年秋拍

成交价:USD 134,500


640.webp-90

阿波陀那场景

17世纪  西藏东部  91.4x65.5cm

纽约佳士得2004春拍

成交价:USD 31,070


640.webp-91

诺钦生平画传唐卡

18世纪  西藏  78x58cm

纽约苏富比2018年春拍

未成交


 噶玛噶智画派: 由16世纪噶玛噶举派的南喀札西所创,主要流行于藏东一带。此画派在创立之初主要为噶玛噶举派所支持。据传此画派的特色在于汉地技法的运用,特别是在背景的山水表现上。其将汉式的青绿山水与景物表现手法融入至西藏绘画中。其以用色淡雅,晕染的使用与色彩的过度表现,以及注重背景景深层次变化著称。


640.webp-92

萨迦上师像

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  西藏  87.6x54.6

纽约苏富比1992年秋拍


640.webp-93

上师与大成就者绘像

17世纪  西藏  90x59.1cm

纽约苏富比1998年春拍


 新噶玛噶智画派: 主要指18世纪受到藏东康区德格土司支持的八蚌寺司徒班禅所开启的流派。司徒班禅所开启的绘画风格擅于融合其所曾经接触过的各种流派的艺术。新噶智画派在风格上承袭了原噶智画派的的基础,并强调在绘画技法、色彩使用、明暗变化与轮廓描绘上采纳了更多的汉地卷轴画元素;而在人物造型与服饰上则采用了南亚的美学元素。同时亦强调主尊人物与背景之间的联系,在画面构图上更为恣意,并视美学需求而进行错落有致的安排。在一些作品中,主尊虽然还是处于画面的中心地位,但同时赋予背景构图更重要的地位。画中的人物依据情节安排在清丽的景物中,淡雅而饶富诗意。


640.webp-94

六世噶玛巴

19世纪  西藏东部  100.5x60cm

纽约佳士得2015年秋拍

成交价:USD 137,000


640.webp-95

金刚萨埵双身像唐卡

18世纪  西藏  97.8x66cm

纽约佳士得2005年秋拍

成交价:USD 36,000


 曲英多杰画派: 深具艺术天份的17世纪十世噶玛巴曲英多杰于其流离的一生中曾经接触并创作勉塘与噶玛噶智画派的作品。而在后期他流亡客居云南期间,接触到大量的汉地文人画作品,并在这段时间里创造出具有强烈汉地色彩与个人人文主义精神的作品。这批作品在西藏艺术史上独树一帜,在视觉表现上与其他画风具有显著的差异,为在噶智画派的基础上另辟一蹊径,或可被视为一独立的画派。


关于曲英多杰画派绘画更多讨论可见我之前的文章:乡关何处——曲英多杰丽江留滞时期绘画作品及其风格与技法(点击浏览)


640.webp-96

玛尔巴迎见米拉日巴

17世纪 云南丽江  曲英多杰或其画派  51x31.4cm 

邦瀚斯2016年秋拍

未成交


 汉式风格罗汉画: 藏地的汉式风格罗汉画为西藏绘画史上一独特的存在。其出现源自于藏地与汉地间的文化交流,特别是与中原统治阶层间的朝觐。这种绘画形式于15世纪后开始大量出现。相较于其他主题与绘画类型中对汉地美学元素的渐进式采用,罗汉画此一主题为直接导入汉地艺术概念,因此除了其所欲表达的宗教意义外,同时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


有关汉式罗汉画的介绍可以见我之前的文章:返景入深林 — 西藏艺术中的罗汉画(点击浏览)


640.webp-97

注荼半托迦尊者绘像

18世纪  西藏  99x66cm

伦敦苏富比1987年春拍


 不丹风格: 不丹唐卡绘画的主表现型式为新勉唐,部分亦采用了钦则画派的技法。而真正使得其得以被独立出来作为ㄧ种地域风格的理由仍在于不丹的独特地理位置与政治宗教脉络。不丹唐卡具有不同于藏地其他地区的人物主题,护法神与背景装饰元素。


相关文章请见笔者前文:西藏的尽头 雷龙的国度:不丹艺术初探(点击浏览)


640.webp-98

竹巴噶举上师夏仲阿旺朗杰唐卡

18世纪  不丹  89.5x58.4cm

苏富比2001年春拍

成交价:USD 29,500


640.webp-99

忿怒莲师唐卡

19世纪  不丹  73x56cm

苏富比2006年春拍

成交价:USD 51,000


 黑唐卡: 黑卡(藏语Nag-tang)的流行缘起即来自于唐卡艺术家在描绘忿怒相本尊时,对于如何在平面空间中创造出更具有张力的视觉效果以传达所绘本尊所具的无上力量的追寻。因此,黑卡主题多以忿怒相呈现。现存黑卡在风格上多属于新勉塘风格,因此就风格上来讲其实属于一种新勉塘的特殊表现。


在黑色布景的平面中,画匠们以金色或银色的线条勾勒出本尊的轮廓,进而创造出诡秘的气氛与华丽的感官体验。黑卡的源流,可能来自于汉地佛教手卷中以金色或银色颜料在深紫色背景的绢纸上描绘佛教主题场景,或是12至13世纪来自尼泊尔以发光颜料书写的经文手稿。这种艺术表现开始出现于14世纪,并在17世纪之后达到高峰。


640.webp-100

多闻天王

18世纪  西藏  78.1x52.7cm

佳士得2014年春拍

成交价:USD341,000


640.webp-1

玛哈嘎拉

西藏  17至18世纪  80x50.8cm

苏富比2015年春拍

成交价:USD 93,750 


 北京宫廷风格: 由于满清皇室与蒙古的特殊同盟关系,藏传佛教与其艺术也因此受到满清贵族的拥护,进而在京城地区形成了一个以北京宫廷为中心的特殊艺术流派。这些北京藏传佛教艺术品以供养京城区域皇家寺庙、僧侣及皇室成员所制作。北京宫廷风格是沿袭新勉塘风格、且进一步发展出的特有美学。其具有极为严谨而注重对称的布局,在色彩的使用上追求和谐平衡,精准细腻的工笔技艺,并进一步融入了大量的汉地山水画技法。


640.webp-2

御制释迦牟尼本尊唐卡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 北京宫廷  134×83 cm

北京保利2017年秋拍

成交价:RMB2,760,000


640.webp-3

拉胡拉尊者绘像

18世纪  中国  131.8x75.2cm

佳士得2004年春拍

未成交


(来源:喜雅艺术,作者:陈秉扬)

发布:2018年4月23日
更多精选内容推荐
专业顾问(10分钟内回复) *

客服电话:

 

 

15701275956

 

 

 

扫码微信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