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尽头 雷龙的国度:不丹艺术初探

不丹这个名字,在印度语境上寓意着西藏的尽头。确实,在藏传佛教文化史上,这个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响着雷鸣的山谷区域,也是作为西藏文化与南亚的前缘线,甚至在特定的时候作为逃离高原上种种纷扰的避难所。这点和现今世人经常将不丹作为远离尘世的桃花源想像倒是相当一致。


640.webp-80

图A  不丹帕罗虎穴寺


640.webp-81

图B  疯癫上师竹巴衮利


不丹的佛教历史发展的相当早。于7世纪吐蕃王朝前弘期起这里就建有寺庙与修道院。而传闻莲花生大士在公元800年前后曾经巡游到此地,并在此留下了许多遗迹,最有名的即是在帕罗的虎穴寺。这也是宁玛派始终在这里有一定势力的主因。于后弘期期间的12世纪初期起,藏中的各个新兴派系都陆续有遣弟子至不丹地区弘法,其中包含萨迦派、早期的各噶举支派,以及之后在不丹最为广泛流传的竹巴噶举。而这段期间也有许多知名的上师出生于此地,或是在此留下他们的传奇故事。例如在不丹家喻户晓并具有强烈浪漫色彩的竹巴噶举疯癫上师竹巴衮利 (Drukpa Kunley)与传奇伏藏师帕马林巴(Pema Lingpa)与多杰林巴(Dorje Lingpa)等人。这些早期人物与其传说也是日后不丹佛教艺术的重要创作题材。


640.webp-82

图C-1  夏仲阿旺朗杰像


17世纪于藏中的一场政治宗教纷争改变了不丹的面貌。竹巴噶举主寺拉隆寺的十八代住持夏仲阿旺朗杰 (夏仲法王 Zhabdrung Ngawang Namgyal)在被后藏地区的贵族与势力越来越庞大的格鲁派夹击下,带领其弟子与圣物离开西藏来到不丹,并统一了不丹的各地方势力而在此建立了一个政教合一的佛教王国,与西藏以格鲁为首的势力分庭抗礼,从此确认了竹巴噶举在不丹的正统地位。竹巴噶举传承中的上师,以及特别是不丹王国实质建立者夏仲法王,也成为最常见的不丹艺术所刻画的主题。


现在我们所见的不丹艺术,特别是壁画与唐卡,多是于17世纪以后所绘制。其中大多数由竹巴噶举的寺院所委托制作,但也可以见到少数源自于宁玛派甚至萨迦派的唐卡。在基本构图与主题上与西藏所产的唐卡非常类似。其风格表现上承袭了藏中的地区盛行的勉唐画派,并融合了许多不丹特有的元素。于部分作品里也可以看到受钦则画派影响的影子。特蕾泽-泽-巴托罗谬于雷龙的国度一书中提出几点相当实用的指标来协助我们分辨来自不丹的佛教艺术,而本文则希望藉由这些特点来初步的探讨不丹绘画的特色。其提到之不丹宗教绘画的特色如下:


1.于不丹历史具特殊意义的上师或人物;

2.特殊的神祇出现:不丹的唐卡中有时会出现其地域性的神祇组合,如具有鸦头的大黑天护法神,四壁大黑天及吉祥天母的组合。大黑天是不丹的护法神,也在不丹国王的头冠上出现。而当这三尊护法同时出现时,则被视为不丹的保护神;

3.特殊的地域性人物主题:多杰尤卓玛;

4.独特造型呈齿状相连的莲瓣;

5.特殊的花草表现方式。在不丹的绘画当中,经常可以看到一种杜鹃花属 (Rhododendrons)的植物,它的表现方式为向上展开呈红色的三片花瓣与一束下垂的树叶。这也是在西藏绘画中所见不到的。


640.webp-83

图C-2  夏仲阿旺朗杰唐卡 19世纪


描绘夏仲法王的相关作品或许为不丹艺术中最常见也最为易为辨识的主题。夏仲法王独特的造型,特别是其长至腰际的胡子非常易于分辨。其通常会出现在三种不同形式主题的唐卡中:其一乃描绘将夏仲法王与佛陀及莲花生大士共同呈现;其二为以夏仲法王为主尊并表现其前世化身;其三则是伴随着竹巴噶举传承谱系。图C-2所呈现主尊夏仲法王被噶举传承中的人物所包围,上半部的五个可分辨的背景人物为噶举传承主脉人物,由金刚总持演绎到密勒日巴。而底下的另外有四位还不能确定身份的僧人绘像。本张唐卡呈现了勉塘风格的青绿山水背景,然其绿色大地所占的比例明显的高于一般所见的背景,蓝天部分被挤压到只留下唐卡上缘边界的部分。其所使用的浓重色彩则稍不同于同时期的藏中勉塘派绘画,于背景中可以见到积雪的山峰与浓密的森林地貌表现出不丹的地景,靛蓝色天空最上方则有层积云。


640.webp-84

图D  夏仲阿旺朗杰唐卡 19世纪


图D是另一张夏仲法王唐卡。本张唐卡描绘了夏仲法王老年时的模样。主尊右上方伴随着中央无量光佛与左方四臂观世音,拿着乐器的人物是竹巴衮利。另外主尊莲座的莲瓣外型呈现锯齿状,如之前所提到的,此为不丹所特有的表现方式之一。背景也是呈现青绿山水,值得注意的是在主尊右边背景所描绘的瀑布与溪谷,以及莲座底下有着下垂叶片,这些都是不丹绘画里的特有图像。 


640.webp-85

图E  伏藏师多杰林巴与其生平 18世纪


图E所描绘者为另一位重要的宁玛派伏藏师多杰林巴与其生平传记。来自于西藏并活跃于不丹地区,多杰林巴以其发现大量的伏藏而被尊崇,并在不丹留下了许多传说与神绩。同样的,于本图的青绿山水背景中,绿色的陆地占了绝大的比例,并使用了许多来自汉地山水的手法来描绘山峦。中央主尊座像的背后环绕着花草,其果实呈现的样式比较像是山茱萸的果实,而与西藏唐卡中一般所呈现的仙桃有所不同。 


640.webp-86

图F  金刚亥母唐卡 18或19世纪


图F为一张18世纪的金刚亥母唐卡。在这张唐卡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上述所列的不丹特殊表现方式。背景的青绿山水中展现了不丹云雾缭绕的山銮与生机盎然的森林,与藏地的地景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包含五彩缤纷的不同祥云表现形式。在唐卡的右上的蓄着白色长须的是夏仲法王,另外在唐卡下方的三位护法神则是鸦头大黑天,四臂大黑天与吉祥天母,这三位神祇并列出现而作为不丹所特有的保护神。其中鸦头大黑天为不丹所特别崇敬并作为该国民族的一种符号。


640.webp-87

图G  胜乐金刚唐卡 18世纪


图G的胜乐金刚唐卡同样呈现了鸦头大黑天、四大黑天与吉祥天母三位护法的绘像。本幅唐卡与图E的金刚亥母唐卡应该属于同一种风格类型,相对于其他在本文提到的唐卡,此二幅作品采用了更多钦则画派的手法,有着装饰华丽的火焰背光与浓重而呈现对比的色彩。


640.webp-88

图H  多杰尤卓玛绘像唐卡 18世纪


多杰尤卓玛是另一个不丹宗教艺术独特且喜爱的主题。根据不丹的传说,多杰尤卓玛原本为不丹山谷里的魔女,而在莲花生大士游历不丹的期间被其收服。自此,她与她的另外四个姐妹就成为了不丹的保护神,并对虔城的冥想修道人予以保护。


图H即为表现这位传说中的女神形象的唐卡。多杰尤卓玛的身份可以由她所持的半透明水晶手鼓与金色的鼓棒所辨认出,而环绕于她的则是她的四个姐妹,其肤色分别为红色、绿色、蓝色以及黄色。唐卡上方,位于多杰尤卓玛正上方者,为竹巴噶举祖师坚巴嘉惹,于其上者为莲花生大士与胜乐金刚。


当然,来自雷龙之国的宗教艺术作品一如其多变而瑰丽的地貌,远远不止上述的的表现方式与主题。而自16世纪起,无论是西藏或是不丹的宗教艺术,更多的是艺术家融合多种不同来源的风格表现而进行的创作,风格间的界线也趋于模糊,因此,单单就特定的表现方式来判断一张唐卡的缘由也更加困难。而由这几张唐卡我们可以一窥来自这个神秘国度的美丽艺术品面貌,并大致上找到些许帮助我们分辨一张不丹唐卡的线索。


*延伸阅读:

Honolulu Academy of Art, Bartolomew, T.T., Johnson, J. (2008) The Dragon's Gift: The Sacred Art of Bhutan. Serindia Publication Inc.


(来源:喜雅艺术,作者:陈秉扬)

发布:2017年8月14日
更多精选内容推荐
专业顾问(10分钟内回复) *

客服电话:

 

 

15701275956

 

 

 

扫码微信咨询 ▶